显示标签为“journal”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journal”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09年10月18日星期日

2009年哲思自由软件峰会


     今天非常的high,偶像级别的人物出现在了咱身边,那就是Richard Stallman!自由软件之父!

     我一个星期之前才知道这个事情,非常期待。俺们老大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所以我有很多机会可以几乎是和Stallman独处。因为昨晚又是三点才睡觉,今天上午很无语的一直睡到中午十二点,错过了和Stallman在小小的视频会议室里聊天讨论问题的机会,很不甘心,于是从中午开始就干脆在演讲大厅的后台吃盒饭,准备守株待兔,和大牛近距离接触。

     下午的演讲很多人,金山十四楼的大会议室座无虚席。但是,大牛竟然迟到了,大概是中午和省市领导吃饭来着。我非常无语的看着他们直接从大厅走向座位,然后只能站在会议大厅里听演讲。

     此行来珠海的不止Richard Stallman一个大牛,还有一位叫Akira Urutashibata的日本小牛。这位日本友人出生在东京,在美国长大,很喜欢中文,能写简体汉字。他还送给我同事一本日本高中的汉语教材,内容包括《石壕吏》、《长恨歌》等经典。今天感觉他很友善,只是有些拘束。当时觉得可能是Stallman大神的气场太强大了,大家都无视他了,现在想起来可能日本人在中国还是有些不安或者负罪感的吧,特别是我们这种不问政治的技术人员。Akira第一个上台,讲的是黑客运动的历史。我心中期待着偶像的演讲,直接和同事去打乒乓球去了……

     Akira之后是WPS的技术总监杨刚,演讲的题目是WPS领导的开源项目UOF Open SDK。演讲结束之后据说反响非常热烈,很多人提问,多到以至于只能硬生生的掐断提问时间。当然,“据说”是因为我们在打乒乓球,无视了。

     Richard Stallman在珠海金山的演讲很精彩,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第一:什么是自由软件?


     大家平常都说开源,都说Linux,但是这个中有什么区别?在开讲之前我和两个同事还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Stallman先生在
今天的演讲中着重提到了这一点,阐明了什么是软件的四种自由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它们;详细的介绍了什么是自由软件、自由软件运动、自由软件基金会和
GNU;说明了GNU和Linux的区别,FSF和OpenSource的区别。虽然看起来这只是字面上的不同,但背后却深深隐藏了理念上的不同。
Stallman先生对于软件自由的信仰感染了我,我相信也感染了在座的所有人。



第二:自由软件与教育


     这一点是戳到了中国的痛处了。Stallman先生打了一个比方,将微软让学生使用它的软件比作让人吸毒(当然,他没有指名道姓的说这是微软,但是大家都
知道),第一口都是免费的,让你上瘾,让你依赖,然后再向你收费榨干你。其实大家都知道微软的这种伎俩,也都感到了这种策略的危害,但是只有像
Stallman先生这样的大牛直白的指出来,很多人才愿意正视这个问题。在中国,99%的计算机用户都在使用Windows,绝大多数人都只知道
Windows。以中国现在的状态,微软今后即使什么都不干,光靠在中国打官司赢的钱都足够生存很久了。更可怕的是中国现在的以及未来的技术人员的思想都
陷入了以Windows为核心的微软生态系统的牢笼之中,这种遗毒的影响时间只会更长更广。


     演讲最后,Stallman先生化身为“英雄”,身边开启“自由软件之力”的光环,大家都被笼罩了,哇……(其实具体是啥样没去的同学自己想象吧,哈哈)


     Stallman讲话的语速很慢,用词也很平实,甚至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听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他的理念。最后大家一窝蜂冲上去和偶像照了一个全家福。我手头现在没有任何照片,收集全了下次再贴。
     晚上所有志愿者和Urutashibata、Stallman一行去吃饭,我厚着脸皮跟去蹭饭成功。饭桌上Stallman对饭菜赞不绝口。只是后来大家聊的很高兴,几乎忽略了两位外国友人的存在,酒足饭饱才想起来把人家无视了,囧。

2009年9月23日星期三

用Xming远程访问Linux下的图形界面程序

在Windows下我不怎么使用命令行,要用也是用PuTTY。当你ssh到一台远程Linux机器上然后在终端下输入gvim,会发生什么?一般情况下会是这样:

E233: Can not open display
Press ENTER to continue...

是的,你现在是ssh到一台远程的主机,事情和你坐在那台机器面前的时候有点不一样了。如果你手头只有一台Windows、没法回到那台主机身边(比如你被关小黑屋了)而你又真的很想运行其上的某个图形界面的程序该怎么办?Xming是一个选择。

Xming的安装很简单,在我的Windows7上也很顺利。安装完之后一个X Server就悄然无息的跑了起来。一般来说你不需要进行任何额外的设置,把鼠标移到任务栏的X Server图标上,会显示提示“Xming Server:0.0”。

OK,现在打开PuTTY,在“Connection -> SSH -> X11”中选中“Enable X11 Forwarding”,在“X display location”中填上“localhost:0.0”(有文章说是“localhost:0”,但是在我这里0.0才工作),像这样:
连接上远程主机之后,你最好去检查一下/etc/ssh/sshd_config这个文件中的“X11Fowarding”这个选项,别被注释掉了,值应该是yes。

设置部分就完成了。这个时候你在终端下键入gvim回车,几秒钟之后应该会弹出一个Windows窗口,而里面显示的正是你想要的gVim

比较幸运的是我没有碰到字体之类的问题。如果你能够打开gVim但是里面显示的都是些小方块,可以看看官方的文档,以及以下两篇blog:
Putty + Xming 方便的远程Linux GUI
Xming + PuTTY 在Windows下远程Linux主机使用图形界面的程序

当然,还有一些和Xming类似的商业软件,性能也比Xming要好一些。不过怎么看Xming这道免费的午餐都已经很不错了。

2009年8月17日星期一

庖丁编程

庖丁解牛的程序员版(学学这英文……啧啧……取自《The Tao of Programming》 4.4节 by Geoffrey James)


Prince Wang's programmer was coding software. His fingers danced upon
the keyboard. The program compiled without an error message, and the
program ran like a gentle wind.

``Excellent!'' the Prince exclaimed, ``Your technique is faultless!''

``Technique?'' said the programmer turning from his terminal, ``What I
follow is Tao - beyond all techniques! When I first began to program
I would see before me the whole problem in one mass. After three
years I no longer saw this mass. Instead, I used subroutines. But now
I see nothing. My whole being exists in a formless void. My senses
are idle. My spirit, free to work without plan, follows its own
instinct. In short, my program writes itself. True, sometimes there
are difficult problems. I see them coming, I slow down, I watch
silently. Then I change a single line of code and the difficulties
vanish like puffs of idle smoke. I then compile the program. I sit
still and let the joy of the work fill my being. I close my eyes for
a moment and then log off.''

Prince Wang said, ``Would that all of my programmers were as wise!''


2009年8月2日星期日

Valerie Aurora

标题并不是什么电影明星的名字,她是一位Linux Kernel Hacker,一位女性。她的主页在这里

我也不知道怎么转到了她的blog,反正这两天我就在各位大牛的博客中游荡,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觉得什么都新鲜。Aurora为Linux内核的主要贡献在文件系统方面,btrfs/zfs什么的,我能找到的和她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非常喜欢漫画Calvin&Hobbes:)

Aurora另一个让我关注的地方就是她在2002年写了一篇文章《HOWTO
Encourage Women in Linux
》,并且是LinuxChix社区的创始人之一。LinuxChix.org旨在帮助女性了解和使用Linux并使她们更轻松的融入开源社区。事实上在国内,大多数人在进入开源社区时遇到的困难和Aurora在文章中提到的女性融入开源社区的困难非常类似,很多情况下语言的障碍和性别的障碍一样让人望而却步。

BTW: 上个星期的荷包岛之旅,我的脚底板被晒伤了……

2009年7月30日星期四

为什么你不应该在键盘和鼠标上吝啬

在我的个人电脑上(Windows系统)装了一个叫WinOMeter的小东西,它可以统计你的键盘击键次数、鼠标击键次数以及鼠标移动的里程。我也不记得是怎么装上了这个东西,可能是从小众软件看到的吧。它在我的系统里从三月二十四号开始静悄悄的运行着,到现在已经有四个月了。这四个月我都干了什么?看看数据就知道了:

键盘敲击总数:1159010
键盘敲击接近116万次。我在上班的时候一般把这台笔记本打开,扔在一边,让它开着QQ接收一些个人信息放个歌啥的,总之很少动它。下班的时候一般会看在上面看看网页啥的。即使这样,在四个月中,它接受的键盘敲击仍然超过100万次。我在工作机上要写程序,对键盘的操作至少是对这台笔记本的五倍以上。可以想象,这四个月中我对键盘的敲击肯定超过了500万次!

鼠标移动总里程:79.444526km
我对鼠标的需求是很少的,两台机器上都几乎只使用Firefox(Vimperator)和终端(putty)。即使这样,鼠标同志也很辛苦,四个月跑了接近80公里。普通的Windows用户的鼠标肯定要比我的鼠标不幸的多,承受的压力更大,跑的路应该是我的五倍以上,即80*2*5=800km!

鼠标点击(左中右):427878,168458,162137
这里面有一部分的功劳是Starcraft的。

开机时长:81d
三月二十四日到现在一共才98天,这台本本的运行时间达到了81天,我是不是对它太残酷了……其实我“基本上”每天晚上都关机的……这样算下来它平均每天的休息时间大概是(98-81)*24/98~=4.16个小时。我不喜欢睡觉,它也跟着倒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这就是我愿为键盘鼠标花一千块钱的原因。

2009年5月28日星期四

踢球

来金山半年多了,第一次和公司的同事踢球。

一直看到新闻组的周末踢球召集帖,我都没有参加。主要是因为使用Linux系统,没法用RTX,和组织无法联系。林照师正好也踢球,而且他是用Windows的,竟然成了我加入“寂寞踢波”的介绍人。

下午下雨,不过不大,因此踢球还是继续。场地是那种小学初中的250米操场,和铁四院的一样,感觉很熟悉。人来的陆陆续续,一共大概有二十多个,分成三队轮换上场。我今天竟然进了一个头球,后脑勺蹭的,从门梁下沿擦着进了,应该是很精彩的,可惜大家都鄙夷的看着我,因为是个乌龙球,害得大家通通下场,呵呵。

其他的战绩就是踩伤一个,踢翻一个,扑出了一个点球,以及自己摔了一跤,把衣服都弄湿了,满身都是碎草,干脆脱掉赤膊上阵。没有女生,所以不要紧。

今天比较失策的是没有带钱,还是找同事借钱买的水。租场地的钱是公司出,很棒。大家的水平一般,有高有低。今天下雨地滑,发挥都不怎么好。接下来两天我应该会浑身酸痛,说不定都没法走路。下个星期再踢的时候体力应该会好些。再者很久没踢,带球传球起球都是一塌糊涂,丢脸了。

踢到最后小腿肚子有点抽筋,不过不严重,就是跑的时候自个儿在那儿乱抖,示威似的,让我有力跑不动。也罢,今天的运动量很大了,可乐都喝了两瓶,还中奖得了额外的一听。

2009年5月22日星期五

陈景润诞辰

上学的时候,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也曾让我无限崇拜。今天是陈景润的诞辰之日,让我们用这简单的“1+2”深深的纪念他,也纪念自己童年的梦想。

2009年5月10日星期日

第一篇

以前也写过一些东西,散落在LiveSpace、忙吧、新浪或者歪酷等一些地方。看过pongba同学的《为什么你应该(从现在开始就)写博客》之后觉得也许自己应该对这件事认真一点了。Anyway,这个blog会专注于我现在手头的工作。我会把自己的心得分享在这里,并且希望通过这里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